繁體
公公若是个好公公,阿秀不介意与他住一个宅子,可魏松严做的都是什么事,当祖父的,平时对三个亲孙子不闻不问,就知道自己钻死脑筋。
阿秀真的不想魏松严回来。
魏澜已经出发了,骑马赶到寺里,先见到了拿着帕子擦眼泪的太夫人。
魏澜皱眉,难道父亲的病更严重了?
“祖母别急,出了什么事?”魏澜来到太夫人面前,正色问道。
太夫人泣不成声,她身边的嬷嬷端了两样东西过来:一把长长的头发、一封信。
魏澜打开信,快速看下来,魏澜心情复杂。
他的父亲,先后沉浸在薛氏、芽儿两处温柔乡的父亲,在寺院住了百十天后突然看破红尘,出家了。
太夫人哭着道:“为了开解他,我请了寺里的归真大师来给他讲经,归真大师精通佛理,果然化解了你父亲心中的怨气。他一日日的好起来,我别提多高兴了,他天天去找归真大师讨论佛法,我想着有点事做总比一个人闷着强,就没管他,谁知道他居然偷偷剪了发跑去找归真大师替他剃度?我看到信便带人去找归真大师试图阻挠,可——”
太夫人说不下去了。
魏澜猜到了,太夫人一定是迟了一步,父亲已经剃度为僧了。
才五十岁的男人,只需忍上一年就能重归青云,偏偏他忍不住,出了家。
是真的看破了红尘,还是用这种方式逃避现实?若是前者,魏澜佩服自己的父亲,若是后者,魏澜只替父亲感到可悲。出家是可以逃避,但明年事情成了,父亲这一出家,想还俗都不可能,还了立即会成为更大的笑柄。
“我去看看父亲。”
安抚了太夫人,魏澜去求见归真大师。
归真大师得知他要见魏松严,也就是现在的僧人了尘,派小和尚去请了尘。
了尘没有来,只让人转告魏澜照顾好太夫人、妻儿子侄,他与魏澜的父子缘分已断,让魏澜不必再来找他。
魏澜怔了片刻,然后朝归真大师行礼,告辞。
不想太夫人一个人留在寺里面对父亲出家这件事,魏澜接了太夫人回城。
既然父亲不会回来了,魏澜安排太夫人住在了第二进院子。
太夫人歇下后,魏澜走到院子里,对等候消息的薛氏、芽儿道:“父亲看破红尘出家了,嘱咐你们替他在太夫人面前尽孝。”
薛氏、芽儿都傻了!
对薛氏来说,只要魏松严在,她就还是魏夫人,偶尔还可以仗着魏松严的势教训下人给阿秀添点堵,如今魏松严当和尚去了,她还算什么魏夫人?
芽儿也挺伤心的,老男人也是男人,她这么年轻,突然要守几十年的活寡,早知会变成这样,当初她宁可得罪魏松严也不会从了他啊。
薛氏愁,芽儿哭,阿秀趁魏澜管教别人时,嘴角抽了抽。
魏澜他爹真是绝了!坐拥家财万贯、美妻娇妾还舍得出家,老头子是不是傻?
第112章 第112章
公布了一家之主出家的消息, 魏澜要去后院了。
阿秀带着三个孩子跟在他后面。
“娘, 祖父出家是什么意思?”魏明楷小声地问。
阿秀不知道魏澜是什么心情, 一本正经地回答道:“出家便是拜高僧为师, 潜心修行佛法,以后明楷见到祖父不能喊祖父, 要叫他老人家为了尘大师。”
了尘了尘, 了却红尘, 阿秀佩服。
魏明楷还有很多问题,阿秀朝儿子摇了摇头。
魏明楷懂事地闭上了小嘴巴。
到了后院, 魏明珠带上两个弟弟告退了。
阿秀送走孩子们,回到内室,看见魏澜坐在床边不知在想什么。
阿秀当他在替老爷子伤心,坐过去, 试着开解道:“这事是挺突然的, 不过咱们这么想,父亲看不破红尘的时候把自己愁病了,现在他虽然出家了, 可他身体好心里也舒服,父亲过得好,比他病怏怏地强,是不是?”
魏澜没有担心老爷子, 他只是觉得这事太荒唐, 魏澜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。
“我没事, 只怕父亲将来后悔。”魏澜道。
阿秀笑:“后悔了就还俗, 继续好酒好肉。”
魏澜看她,原来红尘在她眼中就等于吃吃喝喝,殊不知有人把荣华体面看得比吃喝重多了。
“也对,还是你想的透彻。”不想阿秀为这事费心,魏澜朝他的傻阿秀笑了笑。
阿秀有她的办法试探魏澜到底难受不难受。
晚上睡觉,阿秀假装不经意地碰了下魏澜的腰,碰完阿秀窘迫般缩回手,还强调道:“我不是故意的。”
魏澜本来没有什么念头,阿秀一强调,魏澜反而想了。
他将阿秀拉回了怀里。
阿秀放心了,魏澜还有心情与她亲/热,说明魏松严出家不会对一家人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。
被魏澜带飞的时候,阿秀更加感慨了:连这种快乐都能放弃,老头子境界真的高!
魏松严、魏澜父子丢官后,京城的官员们依然有人在盯着魏家。
魏澜刚带私生子回京时被御史范玉林参了一本,惠文帝降了魏澜的官职,没多久魏澜立功重新官复原职。惠文帝那么赏识魏澜,谁知道这次魏澜是真的陷入了泥潭,还是只是去泥潭里打个滚,没几天又成了御前红人?
让这些官员们松了口气的是,整整半年惠文帝都没有重新启用魏澜父子的意思,当他们得知魏松严出家的消息后,大臣们都笑疯了。
没人相信魏松严真的看破了红尘,不过是承受不住打击,去寺里躲避人世间的奚落罢了。
大臣们看笑话,惠文帝被魏松严这一举动震懵了。
他要娶魏浅为后,魏松严就是他未来的岳父国丈,现在魏松严出家了,魏浅会不会迁怒他?
惠文帝派心腹给魏澜送了个口信,让魏澜去魏浅面前替他解释,他真没料到这个。
魏澜都不用见妹妹,直接让密探回了惠文帝四个字:咎由自取。
惠文帝品品魏松严对魏澜三兄妹的态度,理解了。
既然魏澜、魏浅都不在乎魏松严出不出家,惠